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成果

视力保护色:
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台州旅游发展
发布日期:2016-11-15??????????????????浏览次数:

?

乡村民俗文化是乡村社会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又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源泉,富有深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旅游价值。特别是传统的服饰饮食、婚嫁娶仪式、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各有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是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作为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潮流之一。

一、台州民俗文化资源概况与特点

台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21个,很多地方传统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台州独特的民俗主要有:

1.岁时习俗与节庆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台州各大节日的庆典活动也有不同特色,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性。春节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各地都会在正月初一接神、放爆竹、舞龙、舞狮子、打拳习武、抬阁等文体活动。元宵节有三门高枧的“古亭抬阁”、三门海游的“六兽”、黄岩宁溪的“二月二灯会”等都非常有影响力,成为一场场传统文化盛会。

2.仪式礼俗文化。主要是祀典仪式、神庙中各种科仪、各节次祭祀、红白喜事、人生礼俗等仪式活动。“三门祭冬”历史悠久,祭冬拜祖已流传了700余年;在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七夕节被称为“石塘小人节”,长辈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织女)为未满16岁的孩子祈愿,举办有特色的活动;温岭的“洞房经”也是温岭民间传统婚俗中特色部分。

3.信仰文化。天台是儒、释、道的聚居地,温岭、玉环又有特色鲜明的渔俗文化,滋养了台州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台州民间所崇奉的神祇非常丰富,民间信仰体系以佛、道、基督教与地方神袛为主。一些仪式活动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非常热闹,如温岭泽国“三月三迎神赛会”、仙居“清音寺庙会”等,很有名气。

4.饮食文化。台州特色美食丰富:有东海海鲜、麦焦、冬至圆、松花饼、玉米糊、糊啦呔、饺饼筒、扁食、糟羹、羊脚蹄、蛋清羊尾等等。台州各地的除夕、元宵、端午、中秋等都有各具特色饮食习俗。例如天台的大年初一这天,早上五味粥、中午饺饼筒、晚上扁食,贫富饮食一样(在外观上),体现了人们追求平等社会生活的理想,这在全国各地是绝无仅有的春节饮食习俗。

5. 民间艺术。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体育杂技、美术、手工技艺等等,不胜枚举。如传统舞蹈中的“临海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玉环坎门花龙”,传统音乐中的“天台山佛教音乐”、“道教南宗洞经音乐”,传统戏剧中的“台州乱弹”,曲艺中的“临海词调”,民间美术中的“仙居无骨花灯”、“仙居彩石镶嵌”、“黄岩翻簧竹雕”,传统手工艺中的“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等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台州独特的匠心艺术。

二、台州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品牌项目带动文化旅游。各地将民俗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以“一乡一品”等载体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但由于其开发起步较晚,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广度不够

农村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台州各地,各具特色,但在开发、宣传、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如天台的古民居保存基本完好,但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少数到来的旅游者,只是自发而行。未能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目前,台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性、系统性整体规划亟待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布局散乱,产业链层级较低,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体系,每个环节都在发展,但各环节的关联性、互动性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珍贵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2.民俗资源文化内涵未得到进一步的挖掘。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文化内涵的可开发性,因此至今没有形成高质量的民俗精品,影响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些资源至今还未为大众所知,文化开发层次低,其深厚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民俗旅游方面宣传不够,宣传推介手段不多,各乡镇缺乏必要的联合,产品的知名度低、美誉度不高,旅游品牌尚未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致使一些民俗旅游资源就连本地人都不清楚。

4.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后继乏人。当前台州民俗旅游的开发经营人才匮乏,服务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和文化素养,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下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使处于弱势的传统民俗正在失去传承发展的环境。懂得地方传统的人越来越少,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更少,许多民间传统绝技濒临失传。

?

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民俗旅游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实践,是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体味,而名胜古迹、山光水色一经民俗文化的点染便更加熠熠生辉,根据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下面就如何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谈几点建议。

(一)制定民俗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从文化保护、传承和维持地方持久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必须首先保护和加强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并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在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重珍惜、妥善保护,坚持文化保存为先、兼顾经济效益原则,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政府要鼎力支持,科学规划,高端策划,制定适合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并通过调研协商制定出统一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总体部署。其次,要建立一个集中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各方面的部门,如风景区、文物、文化、商品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使其在规划、开发、保护、行业管理、市场促销、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科学的整体开发模式。

(二)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基于各地民俗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地域条件相差很大,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民俗文化资源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因此,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立足当地环境和资源条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强化乡土气息,原生态地展现本地的历史文化、社会风情与生活风貌。在民俗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地方节日、生活礼俗进行展示交流,使传统民俗文化活起来。

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民俗传统节日,重点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逐步培育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如举办祭典仪式、舞龙、舞狮、抬阁等民俗活动,将台州乡村民俗、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古代科技等展示其中,使之成为弘扬、传播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打造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

(三)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

做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开拓思路,探索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

一是开发宗教旅游,开展“天台山朝圣之旅”“僧侣生活体验游”等,充分利用天台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与信仰文化体系,尤其要用好用活“佛宗道源”、“佛国仙山”这张名片,如利用众多的寺庙道观,开展禅修、悟道、养生等活动,吸引游客远离尘嚣来天台“寻佛问道”,体悟“佛教仪规”、“礼佛祈福”等宗教实践,静心体验僧侣生活。

二是开发田园旅游,台州“七山一水二分田”,秀美山水与田园风光比比皆是,要充分利用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开展农业观光、果实采摘、制作和品尝农家饭等旅游项目,吸引都市游客。继续办好多形式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三是开展古村落文化游。可以依托自然村落建设民俗文化村,开展“千年古村落文化游”、“耕读文化体验游”等。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区的修缮保护,将村落的山水耕地、植被资源和文化生态与社区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可对比参考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宏村与西递的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四是建设民俗主题公园、民俗博物馆。继续办好台州府城民俗博物馆、温岭“石夫人”主题公园,丰富主题文化内涵。开辟“和合文化园”、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一根藤艺术馆”、“干漆夹苎工艺展览馆”、“天台佛雕艺术馆”等。??

五是组织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应保留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和杂技活动。此外,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的民俗体验项目活动表,如传统食品的制作:捣年糕、榨油、手工挂面、豆面豆腐等豆制品制作;果实品尝、果树认养;佛道音乐、民乐演奏、地方戏清唱;特色美食、露天茶座;节庆活动、文化鉴赏等,吸引广大游客积极参与。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使民俗文化资源活起来,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民俗的浓郁氛围。

(四)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

有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宣传展示,以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首先,建好民俗文化旅游网站,完善网上宣传途径,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网络宣传,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组织各种民俗节庆促销活动等。其次,积极与周边省份或省内城市联手协作,共享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借名扬名,集群互动开发,并根据目标市场实行分时段、分区域、分观众、分类别、分渠道宣传营销,从而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

(本文根据天台县社科联张密珍负责的市社科联重点课题《乡村民俗文化的承载因素及其当代价值》(课题编号:15YZ01)成果整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